創用 CC 電子報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發刊,每期規劃不同的專題,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行動者為電子報撰寫專題文章,藉此希望讓大家更加瞭解創用 CC 的理念,也份外歡迎您提供意見。

第八十期:我國著作權法下的公眾領域範圍

本期專文由南國春秋法律事務所林詩梅律師撰寫。創用CC近年來積極推動的「公眾領域標章」, 是由著作人以外的第三人對屬於「公眾領域」的著作予以標示,本文將簡單說明我國著作權法規定 中得認定為公眾領域著作之一般原則,並整理判斷一覽表,以利讀者辨別著作是否屬於公眾領域,是否能加上公眾領域標章。

第七十九期:台灣公部門地理資訊開放的障礙

本期專文邀請荷蘭屯特大學地理資訊科學和地球觀測學院博士候選人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助理鄧東波撰寫。 地理資料在政府公部門資料中所佔比例甚高,因此地理資料的是開放資料(Open Data)中的重要議題之一,台灣政府地理資料數量與品質皆不亞於先進歐美國家, 唯地理資料的開放仍有待改善,本文即在於探討台灣政府部門地理資料開放的現況與問題,以提供讀者對於台灣政府部門地理資料開放的了解。

第七十八期:由著作權之立法目的談利用人之地位

本期專文由政治大學法學院暨商學院合聘副教授、中研院資創中心合聘副研究員李治安所撰寫。本文藉由國內、外學者及法院案例,說明維護合理使用及其他智慧財產權限制相關法律範圍的思維, 其實就是體認利用人權益,並且具體展現著作權法中促進國家文化發展的立法目的。

第七十七期:人性的美麗與哀愁:跨越時空的利人與利己基因

本期專文由政治大學法學院暨商學院合聘李治安副教授撰寫,本文分享Yochai Benkler在書中的核心思考。利用一些實際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人類短視而自私的一面, 但有時又讓我們發現人類協力共享的利他行為。自利與協力有時並非絕對不相容,人性是如此複雜多樣,因此,制度的設計需要同時兼顧人類的自私與利他動機, 在提供經濟上誘因給自私行為人的同時,也應考慮促進、鼓勵利他行為的社會規範與價值,避免獨尊前者而傷害後者。

第七十五期:開放資料運動前期推展與參與策略:以英日為例

本期專文由英國 Sussex 大學博士生黃芝瑩以及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理事劉自強撰寫。任何政策或法規的落實並非一蹴可及, 前期的配套措施與策略規劃,為擴大各界對公共議題的了解與投入的必要歷程。開放資料精神下,政府的任務是「開放」並完善相關制度,不過度干涉、限制產業或者公眾的使用。 本文想回答的問題是:關鍵政策推動的前期,除健全制度與政策,是否有些策略可主動推動公眾認識、參與及應用。

第七十三期:挑戰影響力與獲利的雙贏模式:衛報的開放式新聞之路

本期專文由英國 Sussex 大學博士研究員 Chih-Ying Huang 以及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理事 Tzu-Chiang Liou 撰寫。 面對數位時代的挑戰,部分傳統媒體用內容付費的方式將內容封閉起來,衛報則採取不同的思維,他們相信,將內容開放出來之後,會讓自身在數位化時代中更成功。 雖獲利模式之成敗仍在未定之天。然衛報種種開放而勇敢、與讀者互動的積極作法,反映了一個專業新聞媒體的信心和尊嚴,誠懇的去擁抱變動。 本文係介紹衛報如何在數位時代走出開放之路。

第七十二期:Data-as-a-Service 角度看 Open Data

本期專文由工業研究院服務與系統科技中心的符立典研發經理撰寫。本文將從Data-as-a-Service(DaaS)的視角,觀看Open Data議題。 作者點出在良好的數位化基礎下,資料的再利用性及其取得管道的便利性,是服務提供者提升資料價值的關鍵。 另外,提到DaaS營運的分析思考,得以永續的重點,就是必需取得財務平衡。 最後,帶出軟體產業對DaaS和Open Data的期望,並將近期推動的AccessTaiwan計劃經驗與讀者分享。

第七十一期:虛擬角色著作權爭議--以Metro-Goldwyn-Mayer v. American Honda Motor Co.案為例

本期專文由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研究生盧美慈撰寫。本文以Metro-Goldwyn-Mayer v. American Honda Motor Co.案主軸,介紹美國實務對虛擬角色著作權的發展歷程。 並透過實際案件,闡述角色著作權以及著作權法[思想表達二元論]之關係。作者在文章中亦提到,雖然角色著作權有受保障的必要,但要判斷該角色是否受著作權保障, 仍受限於虛擬角色對於大眾是否具有特定形象,在此限制下,似乎僅有影像、圖像化作品之角色較容易取得角色著作權。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