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用 CC 電子報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發刊,每期規劃不同的專題,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行動者為電子報撰寫專題文章,藉此希望讓大家更加瞭解創用 CC 的理念,也份外歡迎您提供意見。
第109期:數位化公眾領域作品之開放授權初探—以故宮為例
本期專文由臺灣創用CC計畫實習生柯俊如撰寫,曾協助建立「你的,我的,公眾領域」網站。博物館一向被視為整體社會文化資產的守護與傳承者,若是因為過度保護數位化館藏的取用而自絕於網路世界,不僅喪失跨時空與公眾接觸的機會,也讓網路使用者無法利用這些文物發揮創意產生新創作。有鑑於此,許多歐美國家的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美術館都紛紛採取開放政策,將不受著作權保護、屬於公眾領域的文物圖像於網路上公開分享,不僅使文教活動更容易進行,也能吸引民眾自主協力合作,利用這些圖像豐富維基百科或開發APP。本文簡單說明故宮博物院的數位化公眾領域館藏的近用現況,並提供國外案例以拋磚引玉。
第108期:淺談自造者的開放文化與創用CC授權
本期專文由政大商學院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畢業生,現職華碩法務管理師張倚瑄所撰寫。作者因為撰寫碩士論文開始接觸關注自造者(社群)運動,發現這場遍佈全球的自造者運動,其背後的開放文化值得深究,甚至親自體驗。自造者喜歡自己動手做以解決各種問題或實現夢想。透過網路平台促進大串連,分享態度的發酵,更使原本喜歡動手做的個體開始攜手合作。本文除介紹自造者及其開放文化外,更試圖從規範的觀點切入,以3D列印設計檔案為例,觀察自造者偏好之授權方式。另進一步思考,當涉及紛爭解決時,是否僅能局限於傳統法律規範或擴張原有規範,還是存在其他可能的解決機制,值得持續關注與討論。
第107期:2015 新年特刊
本期為新年特刊,除了向所有關心創用CC的朋友們拜晚年外,更重要的由台灣創用CC計畫的成員跟大家報告過去的工作成果並展望未來, 讓大家可以瞭解並參與台灣創用CC計畫的發展。
第106期:開放教育資源的關鍵影響力
本期專文由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柯俊如撰寫。曾於台大MOOCs對於MOOC議題做系列介紹。目前經營「開放。教育。手札」部落格。開放教育運動希望能將 開放資源的精神應用在教學內容資源上,使身處不同環境中的老師與學生有更多教育資源可以自由利用。在MIT的OCW與edX,史丹佛的Coursera與 Udacity等名校帶領下,許多人關注此議題。然而多數人僅止於觀看這些網路上的課程,而未著重創用CC的授權條款所帶來「混搭,分享,再利用」的再創 作核心精神。藉由國外應用案例介紹,可以讓我們更開闊地想像開放教育資源的應用方式
第105期:淺談「開放設計」的實踐動能
本文由華碩設計中心-設計企劃主任、台灣設計師週-總召集人廖軍豪先生所撰寫。開放設計在設計圈中,已然為一股新興趨勢。開放實用、易被學習、執行材料易被 取得、不需精準製作,仍然能發揮完整功能的設計,才真能被廣為執行於生活之中。而開放授權亦是開放設計不可或缺的一環,期待未來能出現這類的主題平台,匯 集「開放設計」的社群能量,發揮設計促進生活便利的本質。
第104期:維護大眾共享空間--思想與表達之區分或合併原則
第103期:開源並嵌入CC授權選項的多媒體分享平台 - MediaGoblin
本期專文由台灣創用CC 計畫技術管理王家薰所撰寫。MediaGoblin 是一套可由使用者自行架設的多媒體分享平台,使用者自行架設專案平台之後,能於其上存放照片、影像、音訊、文件,甚至是 3D 設計的 stl 檔案格式,並提供完整的創用CC 授權及其他公眾授權方式的設置選項。由於其開放源碼之故,使用者可以查看軟體本身的程式源碼,只要具有該領域的軟體撰寫能力,後續便可以依己意自由地修改及客製化想要的功能,非常適合推薦給具備基礎 Linux 系統操作知識,且對多媒體分享平台有自主化。
第102期:媒體近用與公眾授權
本期專文由台灣創用CC計畫經理周文茵所撰寫。「媒體」廣義來看,即為媒介,舉凡所有傳遞訊息的載體,皆可屬之。近年公民參與意識抬頭,廣為提倡媒體近用概念,主張公眾有接近使用媒體的自由。在此過程,附著媒體上的內容,無可避免必需面對傳統著作權帶來的法律層面限制。國際正在推行的公眾授權概念,或許正能為此帶來一些思考。本文欲藉此機會讓大家對於公眾授權有基礎認識,並分享其希望帶來的幫助。
第101期:開放近用的公眾領域
本期專文由台灣創用CC 計畫主持人莊庭瑞先生撰寫。公眾領域的概念極為重要,但其意涵與面貌未必清晰。本文提出一些案例,思考如何讓原本不能取得、不可親近、理論上歸於公眾領域的,落實成為已開放、可使用、實務上也屬於公眾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