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前文(第九十九期專文)分析,可以進一步簡化出網路耙梳資料,涉及個人資料時的三項守法原則:
1、相關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應以公開資料為主要標的
資料若是已經公開至不特定人或特定多數人皆可共見共聞的程度,則其蒐集、處理及利用,已甚難衍生國家機密以及個人隱私之侵害。此點亦為網路資料耙梳實作上的至高原則。
綜合前文(第九十九期專文)分析,可以進一步簡化出網路耙梳資料,涉及個人資料時的三項守法原則:
1、相關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應以公開資料為主要標的
資料若是已經公開至不特定人或特定多數人皆可共見共聞的程度,則其蒐集、處理及利用,已甚難衍生國家機密以及個人隱私之侵害。此點亦為網路資料耙梳實作上的至高原則。
當代各界投入 Open Data 的研究,主要是希望透過大量結構化、標準化的資料綜合分析之後,能夠發展出視覺化易讀易懂,並能更透明化促進一般人政治參與,或便利到多數人生活的資料創新加值模式。然而,參與者在往這些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有時也不得不承認,現時能夠取得的相關資料,其結構與儲放格式上,多不夠通用與符合開放標準;於法律使用上的限制,亦常未被釐清,在這樣的狀況下,往往阻礙使用者邁向資料新創加值模式的最後目標。故此一領域的實作者有時宥於現實,不得不透過網路爬蟲 (Web Crawler) 或其他相關的技術,來至公開網站上撈取所需的各式資料,並於整理之後進行結構化的運用。
這樣的作法對於 Open Data 中長期的發展,也許並非常道,但很多時候卻恰可以在草創之初,舒解資料缺乏的燃眉之急。而這樣的行為和舉措究竟合不合法,或者說應該扣緊哪些法律原則來進行,才不會侵犯到網站架設者的核心權益,並能夠在合法適份的基礎上,去拓深這些資料耙梳的成果,就是本文想要進行初步探討與分享的內容。
創用CC授權的目的之一,在於藉由提供標準化的公眾授權條款,降低著作權人與利用人的締約成本,從而促進著作的流通與分享。 著作權人選擇特定的創用CC授權後,利用人只要能辨別該創用CC授權的標章,即可了解著作的授權範圍與條件為何。 然而,創用CC授權泛用於各種類型的著作,而不同的創作社群與使用者,對改作、非商業性、或者姓名標示的理解,並不盡相同。
因此,實務上不乏作者或者內容分享平台的網路業者,對採用創用CC授權的著作另行增添「附加條款」(Supplemental Clause)的作法。 這些「客製」的「創用CC授權」固然可能更貼近個別權利人的需求,但也與創用CC將公眾授權標準化的努力有所衝突。 如何解釋適用這些附加條款,才能在權利人的意願與公眾對創用CC授權的既有認知與信賴之間取得平衡, 不致架空Creative Commons提供標準化公眾授權條款的努力?
實務上,創用CC授權的附加條款,大致可以分成下列兩種類型,以下分別討論其實際案例與契約之解釋。
莊庭瑞(計畫共同主持人)
創用CC電子報的讀者們,大家好!在這裡跟大家拜個晚年,敬祝各位新春愉快,事事如意!我是莊庭瑞,台灣創用CC計畫的主持人。 過去一年,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本計畫在公眾授權以及公眾領域方面,持續推展工作並提供諮詢服, 在本期電子報裡,計畫人員將概要說明。本人在此僅回顧去年的一項活動,以及預告今年的一項工作。
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訊科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以及開放街圖台灣社群的支持下,去年本計畫與以上單位共同籌辦了「2013 開放資料工作坊」(Open Data Workshop 2013)。 該工作坊並與同地舉行「2013 台灣開放街圖研討會」(State of the Map Taiwan 2013)。兩項研討會提供了一個對話的場合,促進民間、政府、 學界人士公開討論開放資料的原則與政策性議題,並交換在實務與技術面向的進展。
開放教育資源的財務模式
開放教育資源的財務模式是開放教育資源推行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因為開放教育資源的推行會產生許多成本,卻又免費開放給大眾使用而沒有報酬,無法平衡收支, 因此財務模式的選擇變得非常重要。以下將介紹現行的開放教育資源推行中幾種可能的財務模式[註]。
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於2002年展開,發展至今逾十年,已有不少相關的研究與分析,全球各地亦有許多可供為典範的案例, 開放教育資源的定義已於作者CC專題:開放教育資源(OER)全球發展概況一文中介紹, 本文將嘗試從經營模式與財務模式的觀點,探討開放教育資源相關議題。
開放教育資源的經營模式
開放教育資源的推行需要有一套經營的模式,經營模式應該如何建構,可以從以下三個重點來做考量:
1.首先,應該由誰來主導此運動的推行?是由學校、組織或政府集中權力來做,還是採用像自由軟體運動的方法,交由參與者一起來集思廣益?
2.有了主導的主體之後,資源要以什麼模式生產呢?是要採像一般商品買賣一樣,有生產者(提供資源的人)與消費者(使用資源的學習者)的區隔,或者學習者除了汲取知識學習外,也能同時有所回饋,使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界線變得模糊?
3.最後,資源的品質應該如何審查?是由一個專業的小組來集中審查,或者像期刊的審查方式採同儕審查,也可能是像Youtube一樣,看這支影片有多少的”like”,亦即以使用者的喜好度來判斷資源的品質。
一、公民科學 (Citizen Science)
在 21 世紀的開始,美國 Apple 公司研發的 iPhone 和 iPad 相繼問世,引領了世界流行風潮,讓人們趨之若鶩,加上社群平台 Facebook 的推波助瀾, 促使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蓬勃發展、百家爭鳴。這些隨身電子產品的便利性、趣味性、強大的影音功能、和隨時隨地能上網的特性,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
有幸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因為各式隨身電子產品的超高持有率,加上喜愛分享、友善好客、關懷生命等文化特色,以致於當香噴噴美食上桌時,常常人們先動的不是刀叉、 筷子或湯匙,而是智慧型手機或數位相機、閃光燈閃個不停,總是要先拍個過癮,再上網打卡標記位置,以便和好友們分享生活點滴、新知或感想。 而這樣一個大家習以為常、再自然不過的拍照和打卡動作,誰也沒料到,最後竟然能演變成深具意義的公民科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