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30
「開源」(open source)最初代表的是電腦軟體原始碼的開放,版權持有者只保留部分權利,大眾因此得以免費並相對輕易地取得、使用、複製和散佈,或者進一步將其缺陷改進、品質提升。這種行為對於知識的流通、服務的進步著實具有非常大的助益,畢竟集結眾人之力是終究強過單打獨鬥的,況且,這基本上對於提供者和使用者雙方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或許是因為流行,也可能是「開放」(open)的概念已逐漸被大家所接受且渴求,「開源」這兩個字被套用在愈來愈多不同的名詞之上,甚至包括了乍看之下毫不相關的領域,影像創作即是其中一例。
Stray Cinema就是個所謂的「開源電影」(open source film)的計畫,由紐西蘭影像工作者Michelle Joy Hughes於2006年開啟,當時她將自己在倫敦拍攝的短片公開於網路,供人下載及剪接,並鼓勵大眾發揮創意與巧思、創造出與原版不一樣的故事和結局。從那之後,Stray Cinema每隔一段時間會以CC授權的方式釋出全新的劇情片毛片,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從中找到創作的樂趣,而且如果將剪輯後的作品上傳到Stray Cinema的網頁,經過社群票選,前五名還能跟原作者的版本一同參與首映活動。
圖片來源:http://opensource.com/life/11/12/stray-cinema,網頁截圖。
從影像提供者的角度來看,尤其是新興或獨立的創作者,Stray Cinema這樣的開源電影是他們在缺乏資源做行銷、發行的狀況底下,讓作品得到最大程度曝光機會的手法,以此建立起口碑、發展自己的支持者社群,再藉由周邊產品或服務的販售(例如DVD)獲得些許經濟上的回饋。
至於對觀眾來說,當類似的電影愈來愈多,除了可以免費觀看這個最直接的好處之外,人們也被賦予了發言的權利:藉由剪接他人已完成的作品,不用花太多心力及金錢即可重新詮釋、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影像故事。
如此看來,開源概念運用在電影上或許真是個不錯的嘗試,可能性無可限量,只是就目前而言,雖然已有許多案例出現,大多卻尚處於實驗性質的階段,未能成為一股潮流或是運動,然而如果這種典範在未來真能改變娛樂產業的運作,例如好萊塢的商業片竟然提供下載和改作,這會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