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2
創用CC全球案例大觀 [註]
在推動自由文化 (Free Culture),公眾授權(具彈性且合法)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其中,創用CC授權是眾多公眾授權的一支,因為其模組化的建構方式(四要素混搭組合出六條款),讓使用者簡單容易地瞭解授權重點內涵,加上全球各地進行授權本地化(邀集法律背景專家學者轉譯內容,並與在地法律用語相容),致使其成為目前最大宗被使用的公眾授權。
創用CC授權在台灣推動的過程中,案例分享是重點項目之一。藉由許多單位、組織、甚至個人採用的例子,讓眾人看到公眾授權(Public License)為大家帶來的開放好處與幫助,也能藉此認識運用此工具的具體做法。
凡是著作,著作財產權擁有者皆可思考試否採用創用CC授權。或者利用創用CC授權做為協力的授權工具。因此,創用CC授權應用的領域也相對多元,在此列舉幾個推動時,常提及的例子。
像是影音平台vimeo於2010開始支援創用CC授權。大家日常使用的Youtube也於幾年後,部分支援創用CC授權[註1]。音樂部分有網友彙整出20個開放授權的音樂平台。如果想找各式各樣的聲音,可以到opsound的聲音匯集網站來挖寶!需要出色的圖片/照片,則可到很早就支援創用CC授權的Flickr上去尋覓。需要可愛符號圖示可以到The Noun Project平台上去找,只需姓名標示,即可改作成自己想要的小圖。倘若有名詞不瞭解,馬上可以到線上維基百科(wikipedia) 看看大家怎麼說[註2]。為了讓大家正視物種迅速消亡的事實,國際發起生命大百科(EOL)計畫 [註3] ,目標將地球上180萬個生物物種,一物種一頁面,輔以豐富的圖片和影音,詳實描述它們的棲身環境及生活習性,最後還會經由專家鑑定發佈。
政府單位,國際上最有代表性的當然要提下美國白宮。教育領域,早期率先由麻省理工學院推出的OpenCourseWare (OCW) 掀起將課程線上開放的熱潮 [註4]。南非教育領域也建構Thutong平台,讓老師們的教案、素材,能在此匯聚交流/交換 [註5]。近幾年,由孟加拉裔美國人,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生薩爾曼·可汗在2006年創立的一所非營利教育機構--可汗學院 (KHAN),它翻轉傳統學習模式,跨出了數位時代個人化學習的新里程,也啟發全球一系列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計畫的誕生[註6]。
台灣案例低兜位?
我們不難發現國際案例是相對多的。畢竟國外市場大,加上外國人真的比較願意(習慣?)實驗性的將一些創作大方的分享出來,或者運用這個授權當作協力的工具。不過在推廣的過程,許多朋友都會好奇的問:台灣的例子到底有哪些?
台灣受到前述的許多國際計畫的影響,出現像是台灣生命大百科、台灣棒球維基館等合作、應用類型的計畫,也有許多開放式課程、磨課師等相關計畫進行中,不斷累積相當大量的開放資源[註7]。
也有一些台灣案例,則是因應在地需求所自發產生出來的。像是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德恩助理研究員所發起的「四處爬爬走(路殺社, Reptile Road Mortality)」。他提倡人人都是公民科學家的概念,藉由志工(科學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隨手以智慧型手機或數位相機拍攝記錄道路上或兩旁死亡的野生動物照片,註明發現日期和點位(打卡)後,將照片上傳到臉書社團。導入結合創用CC授權或CC0的授權宣告方式,讓群眾貢獻的路殺照片,未來運用可以更加無虞。
公部門案例觀察
政府部門以及教育領域是台灣創用CC計畫長期的重點領域。由於政府運作畢竟是來自納稅人的錢,要求其產出釋出公眾使用,較有立基點;而老師學生們有很多的機會運用著作產生教案,也成為推動重點。
這些年的推動促成了像是:國家行計畫數位典藏的聯合目錄採用創用CC授權;智慧局的著作權書房之著作物釋出 [註8];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以創用CC授權為預設授權;參與台灣大百科授權採用討論;間接影響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採用創用CC授權;政府出版資訊網開闢創用CC專區等。
隨著時光荏苒,許多早期推動的網站,或許因為網站改版,或計畫整併,亦或者是換了經營團隊,似乎平台上的標示與釋出的內容趨於隱藏或消逝。筆者以使用者角度,簡單提出這些網站的一些觀察與使用困境。[註9]
其中,台灣大百科與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均是遇到網站、計畫進行整併。以台灣大百科為例,之前採用創用CC釋出的資源,無法輕易在新網站上找尋,而新的網站(國家文化資料庫)也未提及創用CC授權。倘若是此刻才接觸新網站的使用者,根本無法近用之前的累積,之前釋出的著作,形同不存在。
類似南非教育領域Thutong的推動需求,創用CC授權在台灣推動初期,中小學領域就希望能協助教師更放心的製作教案,開始建置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目標希望讓老師們的教案資源可以匯聚於此,安心交流應用,由於平台主要以創用CC授權為主要推動授權,因此也架構創用CC資訊網,協助教育領域瞭解如何採用。然由於網站整併,如今僅以一個FAQ頁面方式呈現,之前累積的優質文章已無法尋找。
而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由於轉換經營團隊,雖然有些專欄或以往的影音資料保留採用創用CC授權釋出,但我們無法直接從網站外觀中或平台著作權聲明中發現,似乎也無法透過關鍵字全文檢索的方式,查到創用CC授權釋出的作品。
再來看看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筆者發現除了關鍵字查找不易,進階搜尋之創用CC授權條件標示有誤外;查找出來的內容呈現方式迥異,甚或有不同授權的狀況。如下:
1. 原圖授權條款與下方授權說明內容出入。
e.g.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a/bf/cb.html
2. 授權內容表達方式不統一。
e.g.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25/8f.html
&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0/38/c0.html
上述狀況,未來對於圖片再利用,或是資料重新運用整理的成本大為提高。
而政府出版資訊網開闢的創用CC專區,可以看到共有134筆資料,其中: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 103筆 |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 19筆 |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 11筆 |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 1筆 |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 0筆 |
姓名標示 | 0筆 |
除了於網站上無法直接自由拿到釋出的著作外,根據資料的授權分布狀態,自由再利用的程度相對低。
綜觀這些網站發現:
1. 一些網站改版之後,創用CC授權的標示似乎趨於保守,採取隱蔽的方式呈現。導致之後利用者,無從知曉之前累積。整併至其他網站的內容,由於並未處理與原有資料連結的對應關係,會造成早期標示資訊失效,或者找不到原資料的問題。
2. 授權標示不夠一致、清楚,會導致採用時的困擾,反而增加溝通成本,違背以創用CC授權預先授權的初衷。
3. 平台內的搜尋引擎查找困難,致使使用者似乎難以找到想要的素材。
4. 「非商業性」、「禁止改作」這兩要素,在台灣釋出的著作中出現率極高,是屬於自由文化著作定義中相對不自由的要素,其中「禁止改作」十分不利於再創作。
相較於著作權目前的創作保護運作模式,創用CC授權採取主動的標示策略,事前告知利用人允許的程度。但若釋出執行上不夠細緻,反而會造成採用上的困擾,甚至更添查證的成本。
小結
撿選上述平台觀察,除了筆者認為在其領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也是以筆者曾接觸過,較為瞭解的平台著手。本文僅提出使用觀察以及未竟之處,這些現象都有待日後深度訪談,來更進一步的釐清緣由。然上述平台最終願意嘗試採用公眾授權,都為公眾園地做出相當的貢獻,深表敬意。
除了釋出者,我們也需要更多/夠多的公眾認識、使用這樣的公眾授權,以運用並維護這樣得來不易的園地。公眾授權的運作,需要眾人的參與、監督、使用與反饋,以利真正形成善意換取善意的良性循環。有鑑於此,今年台灣創用CC計畫更著重社群推動模式,並與開放文教基金會(OCF)合作,加強推廣講員培訓。相關活動,可以密切注意網站最新消息,或訂閱粉絲專頁等。
此外,筆者亦認為身為著作權主管機關的智慧財產局,應積極推動創用CC授權,將之納入著作權相關宣導活動以及相關培訓課程中,讓更多國人認識,如此產生「創作、使用」的循環,才將更有助於實現著作權法促進國家文化發展之立法目的。
--
[註] 為了讓公眾授權議題融入生活、呈現更有趣多元的面向。筆者曾透過主題企劃的方式,於2013年、2014年邀集熱血實習生,整理設計領域(Open Design | 享用)以及影音領域(Open Video | 自由映象)國內外的案例。台灣創用CC計畫網站上,也集結許多創意運用的點子,歡迎大家參考。另外,CC總部也於2011年集結出一本書The power of open,內容也翻譯放至於台灣創用CC計畫網站。
當然,相信還有更多漏網之魚的案例XD 我們也希望能繼續不斷發掘台灣的採用案例。歡迎各位創用CC電子報的讀者,若有推薦的案例,隨時聯繫我們,把台灣的採用例子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註1] 目前Youtube創用CC授權選項,僅支援創用CC「姓名標示」授權。若採用其他創用CC授權,則可於影片中標示呈現,或者於下方文字說明處載明。
[註2] 啟發並運做成功的台灣案例--台灣棒球維基館。
[註3] 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台灣於2012年9月正式與 EOL簽訂合作備忘錄,正式成為EOL的全球合作夥伴之一。
[註4] 一開始由奇幻文交基金會發起翻譯計畫。爾後,台灣有多所大專院校受麻省理工開放式課程的啟發投入線上課程的製作與累積,亦成立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
[註5] 非延伸自此計畫。台灣之前有類似的需求/專門平台--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教育 ISP),然於104 年 6 月 30 日起正式停止服務,併入教育大市集網站。
[註6] 許多台灣學校參與,教育部目前有磨課師推動計畫。
[註7] 請見上述註釋。
[註8] 著作權主管機關智慧局,一開始接觸創用CC授權,即示範性地將其著作權書收納的出版品以創用CC授權釋出,後因網站改版,已無此區塊,目前是分散在其宣導資源裡(專題研究、教育宣傳、著作權宣導活動專區等處)。
[註9] 筆者觀察這樣的情況,在國外一些網站或計畫,似乎也有一些類似跡象。擇文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