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
去年三月接手校內活動文宣時,開始接觸到創用CC的議題。短期內高產圖量的要求,讓「素材」的來源與使用議題變得格外重要。碰巧六月時台灣創用CC計畫招募實習生,幸運加入推廣團隊後,我對創用CC的了解也在執行推廣過程中漸漸加深。一開始對創用CC認識較淺層,透過國內外案例的蒐集,不僅發現國內開源環境相對不完善,更看到許多國外創新的應用方式。
實習的過程中,我主要負責行銷相關事物,前期為拍攝宣傳影片,後期則為facebook的經營。我們將推廣範圍設定於影像領域,並以和實習生們年紀相仿的大學生為主要推廣客群。由於創用CC是很活的概念,宣傳片採取不同以往講解創用CC的模式,而是改以形象片的手法來呈現,並配合facebook來宣傳活動,希望達到引起注意、計畫形象活潑化的效果,並且打破法條生硬的刻板印象。
特別的是,宣傳片的製作與社群經營的文宣圖都設定以「創用CC-姓名標示」釋出。於是在實習過程中,我從推廣者的角度,真正開始進入到使用創用CC條款的創作者身分裡。而在創作與釋出的過程,使用上會接觸到更多創用CC的細節,例如該嵌入圖像或以文字標示條款等。
宣傳片的製作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沒有專業拍攝經驗、甚至對器材也不熟悉,幸好其他實習生同學們給了我很多幫助,一些簡單的想法才得以逐漸成形。在影片後製的過程,為了能使整部影片以最寬鬆的「姓名標示」釋出,另外找了朋友寫配樂。和寫配樂的友人討論「為什麼要以創用CC釋出」時,也曾對創用CC的理念有過疑問。但創用CC這種工具是提供創作者另一種保護作品、推廣理念的方式,而非一種束縛。創用CC奠基於改善創作環境、協助作品流通的角度下誕生,至於如何使用,則是創作者個人的選擇。
而社群網站的經營則是我比較熟悉的部分。但如何讓中研院更貼近現在大學生,卻又不悖離專業形象,是處理文宣上的反覆考量點,也讓我得以有實際運用課堂上行銷相關理論的機會,並從監測每篇貼文的互動數據來控制行銷的路線。網站文宣圖也都以創用CC條款釋出,偶有素材網站的介紹和較詳細的引用說明,希望能作為使用創用CC的示範。
這次實習是很好的經驗,不僅對素材使用相關規範有更深的認知,在團隊溝通合作、推廣者與使用者的角色切換間都有不錯的收穫。國內創作能量豐沛,但後端的支援平台、素材網站等較少,創作者無法透過創用CC來獲得素材足夠的質與量,便利性不夠,使得創用CC仍偏向由上而下(top-down)的宣導。然而國外許多平台不僅使用創用CC授權,更開創了許多具有創意的示範,達到整體環境由下而上(bottom-up)效果。除了增加創作者對創用CC的認識,希望能有更多素材網站增設創用CC 授權的選項,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才能引起迴響,增加創作者間的交流,打造對使用者友善便利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