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實習的日子--柯俊如

柯俊如 /文

在應徵實習生的時候,覺得5個月很長,想不到轉眼間也就結束了。

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份工作會牽涉到這麼多有趣又新鮮的活動,更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創用CC」授權而和設計產生關係,而且也因為這份工作認識了各有所長的好夥伴,真的是非常充實又讓人很有成就感的實習經驗。

在此將實習的心得感想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來分享。

[關於開放設計案例]

以往比較熟悉創用CC在圖片、音樂、教育資源的運用,想不到在設計也有這麼多元的結合。

一開始蒐集案例時,其實連「設計」的範疇都不太確定,蒐集過程中才知道原來設計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而且有一些新的發展(如3D列印、互動設計)也是在案例中才知道的,這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個井底之蛙,有些消息實在是落後別人太多了。

一些案例讓人十分感動,不管是對於「設計應該做什麼」的理想,或是對於第三世界的關懷,甚至能集結起眾人力量形成一股新思潮,都讓人看到「開放」背後的情操。雖然越有抱負的案例就要花越多時間查找相關資料,甚至要另外找資料釐清特殊名詞,但是每次碰到這樣的案例都讓我忙碌的很開心,希望能因為我的翻譯或介紹,讓更多人知道這些很棒的故事。

不過,也從案例中可以發現,國外設計師其實是基於共同的理想而聚集再一起、自動的形成一個團體和平台、持續性的經營推動,而在推動的過程中發現採用創用CC是一個很適合的授權方式,且有和他們一致的理想,因此採用。我們雖然這次介紹了不少國際開放設計的案例讓國內認識,但應該也需要有一群人他們自發性的形成這樣的團體,才會有持續的推動吧。

[關於設計師週]

透過顧攤時的觀察,除了發現「購買」是一個很重要產生資訊關聯的行為外,也發現空間不只是要設計用來展示,更應該要設計用來互動,並想像在整個環境下,該怎麼樣立刻吸引到別人的目光,願意停留一會兒玩賞。

另外,這次的DM雖然很漂亮也充滿了很有用的內容,但對於可能只是隨意來逛逛、意不在此的行人而言,會覺得字太多、看起來和自己沒關係,又沒有漂亮、可愛或特別的插畫,而在隨意翻一翻之後就放下來,因此需要透過我們的講解,才會他們感受到DM和展示對他們的吸引力。

講解時,雖然有時會碰釘子,被當成是行銷之流,但是也會碰到一些有興趣的人。然而許多人在乎的是「免費」而不是「開放」,大家想像的比較像是「客製化」的免費設計成品,「開放大家共同參與設計過程」並非誘因,不少人因此質疑這樣設計師要賺什麼,或是有些人會說這樣要自己做很麻煩。如果真的要推動開放設計,那應該還要更了解大家的想法,看看要怎麼樣形成共識。

透過這樣的互動經驗,讓案例的蒐集變得不只是紙上談兵,而可以更了解實際上人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也可以接觸到更多原本不知道這些議題的人們,雖然整個策展過程很辛苦,不過我覺得很值得。

 [關於創用CC]

就我對於創用CC授權的認知,它其實並非要取代著作權法,而是針對網路的環境和使用者,提供另一種授權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網路的使用者如果沒有那麼在乎利益收入,加以在網路上的作品其實變動性和未完成性較高,那就可以考慮開放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和集思廣益,而且這樣也將增加網路上可用資訊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它則是替網路使用者建立一個好習慣,讓網路使用者不論在使用別人資料或是提供自己的資料時,都確認一下授權狀況,確保自己對於作者的尊重。

因此,在大家並不是很了解著作權概念的狀況下介紹創用CC,可能會讓使用創用CC的人誤用,或是不了解為什麼需要有這樣的授權。聽凱勻說國外的設計教育都很強調著作權觀念的介紹,也因此對於創用CC可以帶來什麼就會更容易理解,而台灣目前盜版的情況還挺普遍的,在此情況下,使用者也就不那麼容易意識到創用CC帶來的方便,對於創用CC也就容易產生誤解。